0929.jpg  

 

趁著東北季風南下,也該是往南騎的時刻了。。。

週日騎了一趟鹿港吃早餐,中間試了一下TT短把,果然是痛到不行,因為支撐點的錯誤,導致小臂前緣酸痛,應該是要用後緣的肌肉頂住才對,只好等真正的休息把到手再試試看了。。

不過勘查一下路線總是好的,這才知道原來台17超危險的,大卡車逼車也就算了,連小轎車也不友善,主要就是因為部份路段狹小,白線都快劃到電線杆上面去了。。。。看來還是要慎選路線,不然就是開車載至定點再把計時車放下來騎。。。。

騎到了王功就轉進148,差點就錯過這個路口,沿路都沒標示,還好上次王功漁火節時有看過,要不然就騎到大城去了。。。

雞舍、豬舍超多,看來還是快速道路底下最好,去程一家,回程一家,其他都是噴農藥的。。。接近溪湖道路施工,也沒辦法好好騎了,就慢慢騎到補給點,太陽開始發威,只好躲進自行車道,順順騎回家,里程大概80幾吧,因為近員林時碼表沒電了,回到家才十點鐘而已。。。

730 (480x640).jpg726 (640x480).jpg728 (480x640).jpg

 

劉蛋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3317  729 (640x480).jpg

 

 

 

 世界最快的車架之一配上可說是最快的輪組,以及最有效率的空力傳導系統,使得BMC是一台真正的時光旅行器。剛性、操控性及怪異的設定表明它當然不是一個懦夫的聰明選項。

 

騎乘與操控:敏感、有力、確信、以及高效率的速度感

去年騎過BMC TM01,我們已經知道要小心它的低速操控死點,並且我們知道怎樣的龍頭設定對我們最有利。如果你是一個新手的話,值得花時間去玩玩它的座艙設定。

 

找出甜蜜點,BMC就會從一開始相當直接回應它的輕量。當你從轉角出來的時候,它能夠快速從喇叭聲中的轉換位置。緊急煞車或是重踩爬坡,都使BMC原本就有的強大特性增添更多的元素。努力的踹吧,爬的快煞車慢不只節省你寶貴的幾秒鐘,它還能非常積極的反應在你的騎士鬥志上。

 

這剛硬、勻稱的車架、前叉還有操控佳的輪組,在爬坡及突發的狀況下,提供了更多的確信,雖然TM01比起一些車更適於人行道的轉換。

 

這尖端的空力特性以及動力傳導,表明它擁有比你所預期腿和肺所能掌控更長的直線檔位。可調度極高的座艙設定,使它很容易就找出空力和人體力學的最佳平衡點,無論你要騎多遠的距離。

 

車架和裝備:可調式座艙但非常硬

如果你是優美線條的粉絲,可以不用看了。從整合式的煞車刀鋒前叉,到水平可調勾爪的結構,TM01都是這麼結構直線取向者,看來就像是它是從神奇畫板上設計來的。

 

復古玩具的粉絲會在整合式P2P龍頭多關節連結的部份和魔術蛇之間看到很多相似處。儘管有著攻擊角度的外觀,這支把手支撐的拼圖玩具可是當今最可調整的空力自行車之一的一部份。

 

不只龍頭可大幅度的變化長度和高度的設定,座管也提供了多種前進後退的位置給傳統的計時賽位置設定。

 

風洞測試也是SUB A空力扭轉的有力證據。包括為了全面平順氣流的旅線壁架以及座管截斷機翼的部份,還有立管及下管的脊柱。

 

V夾被埋在寬版的前叉裡面,加上一塊為了最小阻力的塑膠上護板,而後煞車躲在後下叉的下面。水平勾爪的調節器確保相關於後叉削切的完美輪組位置,其中也躲著通往DI2電池隔間的門。

座管也被一塊隱藏於立管內的楔子所栓住,成就了一個完全乾淨的座管束區域。加上煞車的重量,它也是超輕量的空力底盤。

 

精巧如TM01,還是有一些實際上的問題。首先,刀鋒前叉所給的有限操控空間,使得你在鄉間小徑廻轉時必須奮鬥一下。也許在競速上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也許在你閒晃時就會很尷尬。

 

再來,就是多區塊的龍頭倚頼的是許多躲在深處的螺栓,是你平時座墊袋裡的工具組所不能及的。所以在他們鬆動讓你無把手可握之前,確定一下他們鎖的超緊的。

 

最後,後煞有鬆弛及磨到較寬輪組邊框的傾向,除非調準煞車線的壓力點。雖然煞車調好之後表現非常優異,一旦你習慣它們之後,大力的煞車但足夠的反彈可以防止你向右側滑。

 

圓頭型的胖胖框火鳥側面ZIPP 808管胎輪組是可買的到最佳操控及極度敏捷的輪組之一。相稱於馬牌快黏式的管胎。FIZIK座墊是有名的舒適就它的平頂的外觀而言。PROFILE 碳纖休息把提供了許多的調整可能性。SHIMANO DI2變速組多種即時完美的變速選項,提供了大量齒比在賽道上非常有利。假如你準備勉強接受2012年10速DURA-ACE版本,而非等待2013的11速變速組(大部份的廠商都會說愈來愈長的等待期)。那麼你可以省下1000英磅買下這台不惜成本的極速機器。

 

Specification

 

Name:Timemachine TM01 (13)
Built by:BMC
Price:£8499.99
Available Sizes:L M S
Bottom Bracket:Dura-Ace
Brakes:BMC Integrated V brake
Cassette:Shimano Dura-Ace 11-25T
Chain:Dura-Ace Di2
Cranks:Dura-Ace 7900 53/39T
Fork:Norco carbon
Fork Weight:580
Frame Material:BMC subA Carbon
Frame Weight:1330
Front Derailleur:Dura-Ace Di2
Front Tyre:Continental
Front Wheel Weight:1020
Handlebar:Prosvet/T2+ Cobra Carbon
Headset Type:BMC integrated
Rear Derailleur:Dura-Ace Di2
Rear Tyre:Continental
Rear Wheel Weight:1330
Saddle:Arione Tri2 Carbon Braided
Seatpost:P2P 21_21 Offset Carbon
Shifters:SW-R671 Di2
Stem:BMC P2P Tri Angle Concept
Weight (kg):7.84
Weight (lb):17.28

 

譯自:http://www.bikeradar.com/road/gear/category/bikes/time-trial-triathlon/product/review-bmc-timemachine-tm01-13-47131

劉蛋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22.jpg  

 

  

  

 

 

 

星期天跑了一趟西螺,帶著大兒子一起訓練,其實前一天就已經跑過芬園的外環道計時路線,一圈大概是10公里左右,不過還是以西螺這一段最經典,畢竟是環島必經路段,所以先練習總是好的。。。

從員林大排切入出發,一直到北斗之前都算車多,路況複雜所以也就增加很多危險,但這都是必經之路,誰能保證環島一定都是車少岔路少的路線呢,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風險控管的措施,比方前面帶頭的車判讀就很重要,另外後方車也要看懂手勢,適時做出反應才行。。。此段一直都保時在時速26左右。。。

騎過了北斗市區,我就開始加速了,風向不穩的結果只能保持在37穩定前進,加上了計時把之後的鈦車果然還是不錯用,但座墊就是一大敗筆,因為坐姿的改變,導致容易卡蛋,騎起來相當不舒服,看來在換真正的計時車之前,有需要先把座墊升級才是。。。

到了西螺,簡單的補給一下,再到福興宮打個卡就回程了,一樣保持在26左右的速度,大兒子完全沒有落隊的樣子,看來下次30起跳了。。。

 

710 (480x640).jpg713 (480x640).jpg709 (480x640).jpg

劉蛋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